2018-12-13 | 小编:长安 | 0 |
逻辑,这个词对于从小数学就不好的南京环球教育陈泽慧老师来说,简直是老大难。随着九年制义务制教育和大学论文的磨砺之后,在做题和做人上,似乎慢慢都有了“逻辑”。在接受阅读批课的过程当中,其实强化了我自己的做题步骤,也越发意识到在教学中只有老师自己具有较强的逻辑性,才能在课堂上给学生传递条理清晰的知识体系。
首先,标准化考试有很多种,雅思、托福、GRE、GMAT等等,在这些考试当中,涉及到经济类的一些考试,可能是需要更强的一些逻辑性,但不表示雅思中就可以直线条的来对待。
雅思的阅读、作文等等其实处处需要灵敏的逻辑性来答题,通过一些阅读题目的分析讲解,来说明如何用逻辑提高做题的正确率。
其中Generalization归纳能力和Deduction演绎能力,是逻辑当中最重要的两给部分,归纳换句话说是已知条件A+条件B,推导出结果C,而演绎是倒推的过程,根据结果C和已知条件B,推导出A。
特别是阅读中的summary的题目,摘要选择题和摘要填空题,其实对应了所说的归纳能力。需要根据题目中的定位词和关键词,定位到文章中的相应段落,我们说在雅思考试中虽然说原文原词填空居多,但是答案出现的前后句多半是同义词或同义句的替换来完成的,加之文章中一定会有不认识的生词出现,我们想要做对题目,靠翻译完全理解,其实很困难。
所以我们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梳理和归纳来,来缩小答题范围,根据审题时的答案预判,最终确定答案。List of heading的题更需要搜集文章中的点滴来总结,最终确定答案。
不仅是在做具体的题目中需要有逻辑性,作为老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也需要有逻辑。每节课的课程安排上需要由浅入深,每一类题型的讲解需要从导入、题型特点、做题步骤、例题讲解等,步步推进环环紧扣。在每一个时间段注重一块知识的讲解,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抓住重点,积累出比较扎实的阅读基础。
总体来说,在不断的学习批课和教学中的过程当中,要不断发现问题,多多运用到相关逻辑方法,就能够不断提升课堂效率,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